天竹村田园风光。海连江供图
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实习生 陈渊
新春的脚步渐近,连江东湖镇天竹村一派吉祥喜庆。终年在外的乡民回家后,感叹起家园的美丽改变。“从行进村看到的都是牛圈猪圈,现在咱们回乡都说村里环境美了,日子也美了”乡民雷文武说。
这样的改变与村子展开思路有关。近年来,天竹村推动一二三工业交融展开,杰出本地特征,完成农业“接二连三”。现在,天竹村乡民的钱袋子鼓了,村庄相貌改进了,日子也愈加红火了。
挖到宝小村庄相貌新
2012年,天竹村引入福建省摄生宝典投资有限公司,树立栽培基地。乡民们为摄生宝典公司供给绿色食材。
记者在天竹村摄生宝典公司的栽培基地看到,百亩桂花树生气勃勃。每年七八月,村内桂花飘香,都被制成桂花糕、桂花蜜、桂花茶等摄生饮食。
“咱们早年都不知道这是宝呢。”雷文武通知记者,天竹村原只要村道两旁栽种桂花树。据介绍,摄生宝典公司在天竹村流通了200余亩土地,除了栽培桂花树,还让乡民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——栽培稻谷和蔬菜。“早年咱们都是牛加人,几个人搞一亩地,现在咱们都完成机械化了,一个人能搞好几亩地了。”据悉,摄生宝典公司对流程进行了标准,要求只能运用农家肥,根绝化肥,以确保作物的绿色天然。
兼多职乡民钱袋子鼓了
“土地都给他了,咱们吃什么?”7年前天竹村引入摄生宝典公司时,许多人都与雷时全相同,顾虑重重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雷时全成为第一批参加土地流通的乡民,摇身一变成为“包租公”。每亩土地一年的租金是500元,每五年上涨100元,流通的时限是20年。
雷时全流通了2亩多土地,上一年收成了租金千余元。看着土地流通带来的盈利,早年冲突的乡民也跟风参加,现在根本每家每户都有流通土地,成为“包租公”和“包租婆”。
流通的土地谁来办理?村里剩下劳动力又“上岗”了。雷时全作为桂花树的办理人员,每月到手薪酬3000元。使用剩下的精力,雷时全也耕着自己的田。“早年种稻谷,赚不了什么钱,现在还种了芹菜,一亩就能赚2万多元,是早年的十倍呢!”
有特征天竹展开有盼头
“现在的日子有盼头了!”雷文武感叹道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天竹村依托特征资源,大力展开特征农业经济,加强基础设施建造,发掘和维护民族文化。坚持以畲族特征农家体会旅行为要点,以展开田园参观为方针,活跃推动民族特征寨子建造。
天竹村党支部书记雷文平介绍,天竹把枇杷、蔬菜作为“一村一品”打造优势特征工业,成立了蘑菇出产联合体,完成蘑菇产供销一条龙,年产值100多万元。栽培“东湖早”枇杷280亩,人均达70株,户均收入达3000多元。天竹村还展开蔬菜基地120亩,亩产值达6000元。农家乐承包给乡民运营,不只增加了运营者的收入,一起处理了村里部分空闲劳动力,乡民收入逐年进步。
天竹村为纯畲族行政村,至今还保持着畲族传统的日子风俗。“特别是畲族舞蹈、山歌、畲族言语等吸引着广阔游客到来。”雷文平说,天竹村每年还使用畲族“三月三”节、枇杷节,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,带动当地旅行展开。
点击进入本网专题
检查原文 >>